副教授
当前位置: 首页 | 团队队伍 | 副教授 | 正文

孙琳

发布日期:2014年06月12日 00:00 浏览次数:

社会职务:

1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,理事。

2、辩证唯物主义学会,理事。

科研论文:

独立作者:

1、《论理解的绝对性——非控制行为与非语境话语》,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》2010年第4

2、《解释学的真谛:当历史邂逅实践》,《重庆与世界》2010年第11期。


3、《保罗•利科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》,《苏州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1期。


4、《“场域”概述——浅析走向出场学的解释学》,《学理论》2011年


5、《解释学发展简述——兼论解释学研究对象的变革》,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,2011年第5期。


6、《“人学辩证法”与“自然辩证法”——萨特对辩证法理解述评》,《临沂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

7、《从传统到视域融合——伽达默尔的历史观与意识形态论辨析》,《孝感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

8、《现代性理性话语的反思与重构》,《前沿》2011年第7期。


9、《合理性理解何以可能?》,《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3期。


10、《解释学发展现状探析》,《北京大学首期未名论坛论文集》


11、《从哲学革命到革命哲学——评杜娜叶夫斯卡娅“在马克思的原始基础上重建马克思主义”》,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》,2006年第1期。


12、《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批判》,《理论月刊》,2011年第10期。


13、《伽达默尔解释学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超越》,《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1年第4期。


14、《能指的伦理与写作的零度》,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》,2012年第1期。


15、《场域与行动者行动的意义——法国人类学视阈中的游戏规则论》,《法国研究》,2012年第1期。


16、《场域与空间异化批判——从马克思到列斐伏尔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,2013年第6期。


17、《马克思对“历史”与“实践”概念的新解——<德意志意识形态>“场域”思想探析》,2014年第4期。


18、《现象学方法与辩证法——两种方法论对比》,《苏州大学学报》,2014年第4期。


19、《马克思<博士论文>原子概念的辩证法解读》,《北方论丛》,2015年第4期。


20、《被异化的自我意识与被照亮的思想未来——马克思<博士论文>辩证思想解读》,《北方论丛》,2015年第6期。


21、《历史辩证法的建构与在场形而上学的终结——从<贫困的哲学>到<哲学的贫困>》,《江苏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7年第1期。


22、《利己主义的善恶标准与私有财产的最终归途》,《宜宾学院学报》,2017年6期。


23、《生命历史的诞生:人本学存在论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变革的影响》,《北华大学学报》,2017年第4期。


24、《“自我意识”理解之差异:鲍威尔与马克思》,《苏州科技大学学报》,2017年第4期。


25、《劳动社会化:被隐匿的场域逻辑——马克思“物化-异化”思想再探》,《哲学动态》,2017年第7期。


26、《论置身性解释学: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》,《社会科学辑刊》,2017年第6期。


27、《解释学的出场意义证成》,《学理论》,2018年第11期。


28、《萨特论“虚无”的现象学与辩证法起源》,《法国研究》,2018年第1期。


29、《正午与日出:论胡塞尔和尼采的价值哲学》,《渤海大学学报》,2018年第4期。


30、《新发展理念对新自由主义的超越》,《国外社会科学》,2019年第6期,独立作者,CSSCI。


31、《现象学与辩证法:哈贝马斯重构合理性的方法论探讨》,《江汉论坛》,2020年第1期,独立作者,CSSCI。


32、《唯物史观与对历史形而上学的超越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21.8.26,独立作者。


33、《出场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建》,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》(2018卷),独立作者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哲学原理》2021年1期全文转载。


34、《事件哲学的当代发展及其理论得失》,《哲学动态》,2021年第6期,独立作者,CSSCI。


35、《规训社会、生命政治与帝国主权——<帝国>与全球化政治秩序的范式转换》,《世界哲学》,2021年第6期,独立作者,CSSCI。


36、《中介范畴解析:从<逻辑学>到<历史与阶级意识>》,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》(第21辑),独立作者,CSSCI。


37、《新发展理念与马克思发展观》,《理论探讨》,2019第3期,独立作者,CSSCI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11期论点摘要。


38、《历史辩证法是唯物史观活的灵魂——<1857—1858年经济学手稿>辩证思想解析》,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1期,独立作者,北大核心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0年第5期论点摘要。


39、《唯物史观对“自我意识”的重构》,《学习论坛》,2020年第2期,独立作者,北大核心。


40、《唯物史观的现象学环节——论置身性历史实践》,《学习论坛》,2019年第1期,独立作者,北大核心。


41、《论胡塞尔晚期现象学交互主体的出场构造》,《理论界》,2020年第5期,独立作者。


42、《唯物史观视域中的“实体”与“主体”之辨》,《学习论坛》,2021年第6期,独立作者,北大核心。


43、《以人民为中心:唯物史观出场逻辑的当代传承与具体化运用》,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》(2019卷),独立作者。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。


44、《“超对象的对象化”及其两重性:<历史与阶级意识>物化结构之辨》,《理论界》,2021年第6期,独立作者。


45、《现代性伦理实体异化重奏批判——<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>对象化逻辑辨析》,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》2022年第2期,北大核心。


46、《在本质阴影下被遗忘的存在》,《法国哲学》(第6辑)。


47、《在镜像世界中无处安放的逻辑与灵魂》,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》(第27辑),CSSCI。

第一作者:

48、《高等学校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》,《中国农业教育》,2017年第4期。


49、《符号社会化:垄断资本主义价值渗透之路》,《阿坝高等师专学校学报》,2011年第3期。

第二作者:

50、《场域:符号与历史的出场意义》,《天府新论》,2012年第3期。


专著:


1、《重构场域——出场学场域十论》人民日报出版社,20143月,23万字,独立作者


2、《场域论:出场意义的形塑、传播与解码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1年12月,33万字,独立作者。


3、《三新发展观出场逻辑及其育人实践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22年,15万字,第一作者。



科研项目:

主持:

1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:“出场意义的形塑、传播与解码研究”。15FZX015。


2、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:“唯物史观范式创新与当代形态研究”。15ZXC002。


3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“唯物史观对历史形而上学的超越研究”。2017M621377。


4、校级、院级项目以及教学项目若干。

荣誉及获奖:

1、2012年苏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。

2、2019年江苏省社科优青。


上一篇:石诚

下一篇:朱鹏